“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买一张票,坐在电影院里去感知那藏在大银幕中的信念与力量。”
文/陈佳俊
一部电影可以改变一个国家吗?
从早几年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到去年在国内票房大热的《摔跤吧!爸爸》,印度电影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答案: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
就在前两天,又有一部号称“改变了六亿印度女性”的影片在国内定档了:
《厕所英雄》
(6月8日全国上映)
和之前引进国内的很多印度电影一样,这也是一部关注印度社会现状的影片。
本片改编自真实事件:
2012年,印度新娘安妮塔·纳利不堪忍受户外如厕的折磨,婚后从丈夫家逃走,声称家里如果没有独立厕所,就不回家,最终还是一家慈善机构闻讯为她建了一个厕所。
该片在印度的本土上映两周就突破了10亿人民币。
不仅远超同年上映的《神秘巨星》和《起跑线》,还引发了印度人民关于应不应该“露天如厕”的讨论。
对于这样的票房成绩,我们一般称之为:
现象级。
一个关于厕所的故事,为什么会在印度造成这样的轰动呢?
在我看来,打蛇打七寸,这个故事所涉及的问题,刚好就是印度诸多社会问题里的一根麻筋。
轻轻碰触,浑身发麻。
比如近日印度北方邦斯塔普尔地区政府,就或因这部电影颁布“奇葩新规”:
「官员不和自己家厕所自拍,就不发工资!」
规定当地官员必须在5月底前提交近期与自家厕所的自拍照一张,否则就领不到工资!
由此便可料想,这部电影在印度引起了怎样的一番轰动。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影片到底讲了些什么。
男主角凯沙夫是个印度农村的小伙子。
女主贾耶是个从小就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一次偶然的火车相遇让两人很快陷入了爱河。
凯沙夫和贾耶结婚还没两天,就出现了问题。
家里没厕所,而且全村连个公共厕所都没有。
男人还好,女人要方便的话只能凌晨4点多一起结伴去外面解决。
重男轻女、教育问题、买房问题,这个都能理解,毕竟我们也有类似的问题。
没厕所是怎么回事,难道印度穷得没钱建厕所了?是不是又是印度人开的脑洞?
还真不是。
这是印度社会真真切切存在的大问题。
受印度传统宗教文化的影响,多数印度人认为和污秽之物有关的厕所是对神灵大不敬的东西,怎么能放在家里呢?
露天如厕多好,方便自由,还能和大自然亲密接触。
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但因此带来的问题却不少。
卫生问题显而易见都不用多说,露天如厕在印度还是诱发强奸犯罪的原因之一。
印度是全世界强奸犯罪率最高的国家。
每年针对女性的强奸案多达数万件,每十几分钟就有一名女性面临被强奸的危险。
因为抵触在家里建厕所,如今的印度仍有6亿人露天“方便”,而半数左右的强奸案就发生在女性去厕所的路上。
在《厕所英雄》的片头,字幕也写道:
“曾经推动过清洁运动的甘地诞辰已经150年了,而印度的卫生状况仍然没有改变。”
影片中,从小就接受良好教育,而且十分重视女权的女主贾耶对这一现状就无法接受。
贾耶表示:
家里没有厕所,就离婚。
对于男主凯沙夫来说就是:
“没厕所,就没老婆”。
为了保住来之不易的爱情,男主被迫走上了寻找厕所的道路:
偷偷带老婆老奶奶家上厕所。
去家附近停靠几分钟的火车上蹭厕所。
到电影剧组偷“移动厕所”。
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凯沙夫见歪门邪道不行,所幸自己在家建了一个厕所。
结果直接被父亲带人强拆了。
父亲说:“不要把事情复杂化,能不能考虑一下家庭。”
村长说:“建厕所是崇洋媚外的行为,要不得。”
新闻上说:“接受厕所,就是我们国家的倒退。”
此时凯沙夫才绝望地发现,这不是一个厕所的问题,这根本就是要和一个延续了上千年的落后思想斗争。
最后夫妻俩没办法,只能假装放出离婚的消息,把事情闹大,才解决了厕所的问题。
一定有人好奇,之前这么难解决的问题,这么闹个离婚就解决了,剧情是不是太假了。
其实不是,这又和印度人长久以来的思想观念有关。
熟悉印度片的观众肯定知道,男女地位不平等的问题在印度极为普遍,很多电影里都有家暴的情节。
但奇怪的是印度的离婚率却非常低,不足百分之一。(中国2017年离婚率接近40%)
原因很简单却荒诞:
在印度,一个女人如果离婚,会被认为是件羞耻的事情。
不光男性这样认为,女性更是如此。
很多印度女性认为自己理应不断妥协。
比如影片中当凯沙夫一心要建厕所的时候,凯沙夫的奶奶会指责贾耶不懂事,因为妥协是印度女性的传统美德。
贾耶的母亲则批评女儿把家事搞得人尽皆知,让丈夫颜面无存。
就像贾耶父亲呵斥的那样:
“你们这些女人是自己的敌人。”
唤醒女性自己的意识,才是改变这些社会问题的开始。
在这个角度上,《厕所英雄》似乎触碰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当然,想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有人勇敢地提出问题。
印度的电影人正是不断地在用电影拷问社会,试图用电影改变某些人群的命运。
可能很多中国观众更熟悉阿米尔汗,知道他一直关注印度的社会问题,并且为了改变印度社会的现状而不断地在付出努力。
其实本片的主演阿克谢·库马尔也是一位长期以来用自己的力量为印度女性发声的巨星。
就在2017年,他不但主演了《厕所英雄》,也出演了另一部同样意义非凡的《护垫侠》。
在我看来,这些印度电影人不只是在拍电影,更像是在完成一种使命。
他们也不只是在为印度女性发出声音,更是在用电影为全世界所有面临同样困境的女性奔走呼号。
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买一张票,坐在电影院里去感知那藏在大银幕中的信念与力量。
©本文版权归作者 电影爬虫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展开全文
评论
(351)
迅雷客户端内打开,可实时收取评论和私信 去下载
鬼才帮阿三贡献票房。他们自己赚美国佬的钱去。
2018-06-13 02:54
2018-06-13 10:47
板凳,今天才知道是宗教原因。受教了。
2018-06-13 01:55
印度,一个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的什么国度,一个比zg还想要迅速发展而不顾及后续问题的国度,一个基层政策问题不断却不致力于改善解决的国度,一个思想落后封建弊端重重仍然男尊女卑的国度,一个你从电影中根本感受不到那个国家的落后的国度,一个一心称霸亚洲动不动就给你吃核弹的国度。不敢想象去那边参加联合调研的国内大学生回到首都国际机场第一件事就是亲吻祖国机场大地是个什么感受,但是多少让我们从内心深刻的体会了一把这个神奇国度的“魅力”。
2018-06-13 01:45
以上是热门评论
欧洲的女权及同性恋电影为什么不是消费主义呢?因为但凡涉及权利,那就是一场战争,是要靠自己争取的,是要流血牺牲的,正因为这种血淋淋的真实性,它们除了能在戛纳之类大放异彩外很难被观众接受,因为太过沉重,反之,印度则不然,每一个去电影院看印度电影感动的一塌糊涂稀里哗啦的人,都是名副其实的被人骗上了床还替人家数钱最后还无比庆幸以为自己找到了真爱的人。
2018-06-17 10:28
哈哈哈哈,你们的电影改变国家,我们的国家改变电影。。。
2018-06-16 20:32
电影来自于生活
2018-06-16 14:33
或许他们只是演员,或许他们只是出演了电影,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改善自己热爱的国家
2018-06-16 13:19
国家特色不同,在这里如果拍出这种反映现实社会问题的片在,呵呵,肯定过不了广电总局。 你这不是给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和谐中国抹黑吗。仔细想想这么多年来有几部能触及人性,灵魂的片子。我还有印象的就是葛优,巩俐拍的《活着).现在到处是小鲜肉,抗日神剧,那一个热闹啊,简直是拉低大家的智商。
2018-06-16 12:14
有些人,就是天生不知道什么叫幸福,宝莱坞在消费女权,弱势群体,竟然有这么多人趋之若鹜,我很不解《摔跤吧爸爸》这样的电影如何能在国内取得高票房,傻白甜的人太多了,真把你丢在印度不是去旅游,你连思考女权的机会都没有,你面对的是无法彻底洗干净的食物,无法安然入眠的夜晚环境,无法顺利出门的城市公交及便利系统,洗澡怕人偷窥,绝大多数时候浴室也肮脏无比,子女入学极其困难,等等等等,有一大堆更棘手的问题可以拍电影,然而人家知道市场需要什么,你想看女权?那就给你看女权,阿三,学学伊朗是怎么样踏踏实实做事情的,纳德与西敏:一次别离,推销员。
2018-06-16 12:13
某些评论出现真是一点都不意外啊。多读读书看看新闻很难么?男女平等问题大陆不是做的最好的,但大国里还真没哪个敢说比中国做得好,基础教育同理。最关键的是,说的好像拍成电影会有很多人去看一样,不赚钱谁会投钱拍电影,哪个影院会排片?而且TG得反应速度再慢也比那些导演快,电影出来前估计新闻就跟进了好吗,哪会像三哥这样还需要花几年拍电影
2018-06-16 11:43
。。。。。。。。。。。。
2018-06-16 09:44
jjghghjhgta
2018-06-16 09:17
safftfvtiyfryugjhvg
2018-06-16 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