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很多艺术工作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有限的,以至于我们经常在古装剧中看到各种各样的bug。作为一个高考历史接近满分的文科女,今天简单整理一下常见的错误。
1 . 臣妾、本宫
随着《甄嬛传》的热播,这俩词儿也跟着一道走红了。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后宫佳丽们真的是这样以此来自称么? 我们先来看看“臣妾”。 “臣妾”,从字面意思上来讲,大体就是指臣子的妻妾,也可以理解为臣和妾的统称,一般以为是臣子的妻妾所用的自称。 而事实上有资格觐见皇室的臣子妻妾在面见皇室的时候极少这样使用,这些妻妾们多自称为“妾”“妾身”“妾某氏”或“奴”“奴家”等。 “本宫”,不少人从字面上理解为拥有宫殿的人的自称,但历史上很少有后宫佳丽会这样称呼自己,哪怕是后宫二主之一的皇后(后宫之主为皇帝)。 真实历史当中,“本宫”一词,只有东宫太子或者恩宠有加的公主(就算《甄嬛传》里像华妃那样拥有一座四合院的也还不够格),才会偶尔以此自谓(注意是偶尔),比如太平公主。 那么,这些后宫妃嫔们究竟是如何自称的呢? 其实和大多民间女子一般无二,她们常常自称为“妾身”“妾”“奴家”“奴奴”(对皇帝及长辈)或直接说“我”“吾”(对臣下或低位嫔妃、宫女太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