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用户
讨论:1224
讨论:1389
讨论:756
讨论:479
讨论:95
讨论:538
讨论:214
讨论:250
讨论:217
讨论:275
讨论:90
讨论:81
热门影视作品 1/0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跟电影一样有些长,共4151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这部电影的导演杨德昌,被台湾电影“大姐大”焦雄屏在豆瓣时间与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相媲美。【焦雄屏背景简介】焦雄屏曾经整理过中国
脑洞清奇,敢说真话,坚持原创影评。
摘要:一一?何为一一?为何叫一一?有人说,一一,谓一生一世;有人说,一一,指把事情一一道来……谁又能明了标准答案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体会与理解。我看来,一一,一个人又一个人,一段情又一段情,一环紧紧相
这个人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文/韩大贫许久不看,《一一》的口碑又有上升,之前看是豆瓣8.9分,现在已经上了9分。有25万的观众打分,五星占比有62.3%。杨德昌的电影,2000年上映。这部电影也算是杨德昌导演的最后一部公映电影了
《一一》是台湾导演杨德昌作品,2000年他凭借这部作品获得了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首先介绍下杨德昌导演。杨德昌导演一生共拍过 7 部电影,产量少却每部都堪称经典之作。他被誉为“台湾社会的手术刀”“九十
爱电影更爱生活
詹明信将杨德昌的电影视为展示现代化的台北的异化的案例,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特点是传统的情节、人物的空间不复存在,线性叙事的空间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巧合时刻的展示,以及对视点的横断。这一观点在《一一》当
大陆的影片中极少能看到中国人精神中的人文情怀,但台湾电影却总能让我找到一些人文主义的影子。如果非要给众多的华语影片排名的话,杨德昌的一一也许是很多人心目中的NO1,甚至NO2也会赋予给他的另外一部电影
年华一帧一帧逝去 生活一幅一幅道来 评电影《一一》杨德昌说:“电影的发明之后,人类的生命,延长了三倍。”这句话
于无声处听惊雷 于无色处见繁花 ——分析影片《一一》中的接受美学“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华”在寂静
杨德昌是台湾新电影运动的旗帜性人物,虽然一生只有七又二分之一部作品,却足以奠定他在亚洲影坛乃至世界影坛举足轻重的地位。他被称为“台湾社会的手术刀”,他一生以菲林为镜,怀着用电影点醒世人的愿望,他也真正
同名公众号,关注发现电影新世界
这部电影名气很大,名字也很特别,它的英文名是one and two,这是在摇滚爵士乐即席演奏会前爵士音乐人发出的咕哝的声音,处处落脚生活的《一一》,自然也如爵士乐的旋律一样,简单舒缓,柔软动人。“我这
小时候我总是喜欢问为什么?而家里的很多老人总是说,长大以后就懂了。而随着年龄的渐渐增长,我也渐渐明白,他们的那些不可言,不可说了。但是渐渐地我也不爱发问了,也许是疲倦了,没有那一颗童心了,也开始教导身
孩子和老人永远都是我心里最有韵味儿的灵感。孩子,像一汪清泉,有猜不透的清香老人,像一坛陈陈的佳酿,有品不完的滋味儿。孩子,无论何时,总会给我无穷的惊喜。老人,时时刻刻,总有箴言。常常会避开爱情的故事
倒吊着看电影
电影以一场婚礼开始,以一场葬礼结束,长达三个小时的电影包含了很多东西,从亲情,爱情到友情,我们可以惊讶的发现原来电影不止延长了人类生命的三倍,从一部电影可以窥探到不同年龄段的生活体验,虽然同样是刻画生
最早看杨德昌的电影,完全是因为导师的推荐。很早就知道《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可直到看过《一一》,我终于给自己找到了喜欢杨德昌的理由。杨德昌的镜头风格是那种,明明你知道这是他设计的,但是你觉着这就是自然
类型:剧情 / 家庭 / 爱情
上映:2000-05-14
迅雷电影公众号
QQ群:59929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