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刘若英的《后来的我们》热映,但在我看来1996年的《甜蜜蜜》才是真正的后来的我们。
“一代人的漂泊,代代人的感同身受”
影片一开始,黎小军从天津跑到香港工作,穿着破旧的棉袄,提着两个蛇皮塑料袋,操着一口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普通话。他的理想是在香港赚够钱,把老家天津的未婚妻小婷也接到香港一起生活。
他来到香港的第一件事是投靠自己的姑姑,在姑姑帮助下找到第一份工作“运输工”。开始了睁眼工作,闭眼睡觉的生活。他不断的写信回去给老家的未婚妻,那变成他的唯一心灵支柱。
他第一次去麦当劳吃东西,遇到了李翘。
李翘是广州来的,有同样的执念。在麦当劳打工,为英语学校做兼职,年宵摆摊卖邓丽君的录音带,心底始终憋着一股狠劲:“在香港只要你拼命苦干,什么都可以。”其实,她也并不贪心,不过是买两件屋,一间在香港自己住,另一间在大陆给妈妈住。
两个心有所系的内地人,就这样在香港邂逅。起初,李翘看不上黎小军,赚他读英语学校的佣金,差使他干活。黎小军也并不计较,尽可能帮李翘赚钱。
当黎小军骑着单车,载着李翘穿梭于香港拥挤的街头,镜头一转,李翘穿着深蓝色牛仔裤和黑色尖头皮鞋,而黎小军的打扮,则是破旧帆布鞋和灰色工装裤。乍看之下,这是港妹和北佬、进取和保守最直观的对比。
待到年宵摆摊,邓丽君录音带滞销,李翘才亮明自己广州人的身份。黎小军也一吐心声:“我担心我不让你来讨我的便宜,你就不来找我,那么我连香港唯一的朋友都没有了。”
两人相遇,相识,心生情愫,但还是输给现实。
小军的未婚妻来到香港,与小军结婚。李翘也跟着豹哥走了。
直到后来的后来,黎小军因为对妻子心生歉意,再次远赴美国独自一人打拼。
豹哥应意外过世了,李翘变成独自一人在美国当导游。
最后,黎小军和李翘还是在纽约的电视机橱窗前相遇。新闻里,正播出邓丽君的死讯。当《甜蜜蜜》的歌声想起,两人各怀悲意,却又转头相见。一笑,好像就过了一生。
影片最后的最后回归了开始的一段,小军来香港的那一刻,背后同样也是第一次来香港的李翘,两名拼搏的年轻人的故事,直到结束,这就是后来的他们。
评论
(0)
迅雷客户端内打开,可实时收取评论和私信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