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化道,即服装、化妆、道具,是我们吐槽一部影视剧经常拿来开刀的地方。
审美在线能一定程度上拯救没钱的剧组,但是有钱也不一定就保证审美会好。
正面例子有几年前火的《太子妃升职记》,虽然凉拖都穿出来了,布料也不够用,但审美在线的导演,居然拍出了美感。
反面例子则有被吐槽了大半年,在“2017年度糟糕造型盘点”必定出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据说造型灵感来源于敦煌壁画,你敢说,观众不敢看。
当然这种灾难性造型还是小几率的,更多的是平庸。
对于审美这件事来说,平庸其实是种更大的灾难。
我们在近年电视剧中见得最多的,是单调的流水线妆容。
虽然化妆只是人物造型的一个部分,但是作用在最能表现角色情绪的脸上,其实是尤为关键的。
前几年韩式平眉流行一时,现代剧还好,古装剧也一股脑儿地化平眉。
好的韩式平眉没错,错的就是审美不在线,技术不到位,涂得和“刮开有奖”似的,绝了:
还得亏赵丽颖眼睛大,换个演员估计会更灾难......
从女主到女配,都难逃这种可怕的审美。
男演员也有不少,比如这玫红色的口红啊......
扫了一圈这些毫无审美的造型,不禁想这些化妆师是从哪里学的手艺,发现用“流水线”来形容还真的一点也不过分。
我国的电视剧化妆人员大部分是半路出家,因为剧组的人脉封闭,进了机构培训班,找到人带你学习,就能很快上手了。
看看这把我们女神化成什么样了:
要知道人家以前的古装是这样子的:
粗平眉+玫红色口红+夸张美瞳,是前几年的妆容风潮,充斥着我们的屏幕,尤其是在仙侠剧和古偶剧中。
这种路数用了几年观众们终于不买账(看吐)了,都在高呼“还我中华传统柳叶眉”。
去年《延禧攻略》的爆红,剧中的考究造型和妆容也是带来了不少话题度。
古典的细眉毫不抢戏:
可见如今审美在线是多么重要又多么难得的事,甚至值得大吹特吹。
但要知道,再往前倒几年,我们的平均化妆水平还是这样的,自然和谐,也符合人物个性:
就算是仙侠剧,也是为角色服务的,看着赏心悦目。
不化大粗眉的唐嫣还是最美的紫萱姐姐:
当然审美在线是一方面,要谈到教科书级别的、有我们自己文化特色的古装剧妆容,还是要看大师。
刘晓庆版的《武则天》是由国家著名化妆师毛戈平做的造型。
当时已经40岁的刘晓庆在这部剧中年龄跨度从14岁到80岁,毛戈平做的造型完全在线,让人信服。
光往年纪小了化不神奇,武则天的妆容从少女、少妇到中年、老年,都丝丝入扣,符合该有的年纪与气质。
少女时期是略粗短的眉毛,眼妆不过分突出纯真感,加厚唇妆,是非常少女的嘟嘟唇,整体显得圆润可爱。
回宫之后妆容就变得御姐起来,拉长眉毛,加强眼妆,一股少妇韵味。
老年妆突出雍容华贵,金色的眼影、深色的口红都用得很到位。
当时刘晓庆就和毛戈平说:你以后会名满天下,赚很多钱。
确实,毛戈平凭着《武则天》成名,塑造了很多经典形象。
还有被称为“天下第一梳”的杨树云,87版的《红楼梦》妆发就出自他手,获得了第七届“飞天奖”最佳化装奖。
他将这次的化妆风格定为“中国工笔淡彩”,底妆较厚,眉眼偏向女性传统形象,不过分强调,所以演员们都是以自然睫毛出镜。
林黛玉的“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在杨树云的手下具现化,他以《红楼梦图咏》的“倒八字”愁眉为灵感设计了林妹妹的眉形。
王熙凤则是“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式的眉型。
在杨树云的设计下,演员弯眉夸张地上挑,看着聪明、厉害、嗓门大,不用多说也知道这是王熙凤了。
当然《红楼梦》这样的作品太难遇,幕后团队投入的心血太多,就不来参与吊打了。
再看看另一部低成本、爱情喜剧向的古装剧《上错花轿嫁对郎》。
妆容也浓,但自有一种婉约的气质,很贴合人物,而不像现在的大浓妆、黑化装一样艳俗。
一看就是个富家小姐:
一看就是个俏皮灵动的姑娘,充满少年感:
当然也得承认老剧的清晰度比较低,人物自带朦胧美。
但是现在古装剧即使是高清镜头的考验下,后期磨皮、滤镜也不带落下的,照样看不见一个毛孔,但是妆容造型却失去了古典美。
从上到下分别是2016、2018、2019,战胜流水线粗平眉还需努力
过去我们的很多电视剧连妆容也是要力求做到历史和人物气质的,现在先别说“符合人物个性”了,先把审美拎一拎才是正经事。
当然审美是一个说来简单又难以捕捉的词,以前流行韩式妆容,从网红到电视剧、再到走在街上,眼见的都是韩式妆容,或者就是“于妈风”,套上相同的滤镜,怎么影楼、怎么浮夸怎么来。
戏里戏外同理,流行的不一定是符合角色、适合自己的。
看起来是紧跟着潮流、抓住了当下的“审美”,其实只是盲目跟风,一种投机取巧。
我们真正想看到的,无非是两个字:
诚意。
你可以不那么美,但千万别千篇一律。
评论
(0)
迅雷客户端内打开,可实时收取评论和私信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