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玛·伯格曼 Ingmar Bergman
- 职业:
- 编剧,导演,演员,制片人,配音
- 常见外文名:
- Ernst Ingmar Bergman (本名)
- 常见中文名:
- 英格玛·褒曼
- 影人简介:
- 【简介】 英格玛·伯格曼1918年7月14日生于瑞典乌普萨拉,是宫廷牧师之子。先在业余剧团、后在哥特堡、赫尔辛堡以及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担任戏剧导演。是瑞典著名的电影、电视剧两栖的导演,杰出的电影剧作家,现代电影“教父”,“作者电影”最典型、最卓越的代表。当地时间2007年7月30日(周一)在他的最后定居地法罗去世,享年89岁。 在斯德哥尔摩大学读书期间,经常参加戏剧小组或戏剧团体的活动。1944年离校到南方哈辛堡市立剧院任专职导演。1944年他写出了第一个电...(展开全部)
【简介】 英格玛·伯格曼1918年7月14日生于瑞典乌普萨拉,是宫廷牧师之子。先在业余剧团、后在哥特堡、赫尔辛堡以及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担任戏剧导演。是瑞典著名的电影、电视剧两栖的导演,杰出的电影剧作家,现代电影“教父”,“作者电影”最典型、最卓越的代表。当地时间2007年7月30日(周一)在他的最后定居地法罗去世,享年89岁。 在斯德哥尔摩大学读书期间,经常参加戏剧小组或戏剧团体的活动。1944年离校到南方哈辛堡市立剧院任专职导演。1944年他写出了第一个电影剧本《苦闷》(HE
相关图片
待补充
获奖情况
- 1998 第51届戛纳电影节 一种关注单元 一种关注大奖(提名) 在小丑面前
- 1998 第51届戛纳电影节 天主教人道精神奖
- 1997 第50届戛纳电影节 Palm of the Palms
- 1984 第56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导演(提名) 芬妮与亚历山大
- 1984 第56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芬妮与亚历山大
- 1983 第40届威尼斯电影节 费比西奖(国际影评人联盟奖) 最佳影片 芬妮与亚历山大
- 1979 第51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秋日奏鸣曲
- 1977 第49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导演(提名) 面对面
- 1974 第46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影片(提名) 呼喊与细语
- 1974 第46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导演(提名) 呼喊与细语
- 1974 第46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呼喊与细语
- 1971 第43届奥斯卡金像奖 埃尔文·G·撒尔伯格纪念奖
- 1971 第32届威尼斯电影节 终身成就金狮奖
- 1963 第35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犹在镜中
- 1962 第1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金熊奖 最佳影片(提名) 犹在镜中
- 1960 第32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野草莓
- 1960 第13届戛纳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 处女泉
- 1959 第20届威尼斯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 (提名) 面孔
- 1959 第20届威尼斯电影节 评审团特别奖 面孔
- 1959 第20届威尼斯电影节 帕西内蒂奖 最佳电影 面孔
- 1958 第11届戛纳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 生命的门槛
- 1958 第11届戛纳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最佳导演 生命的门槛
- 1958 第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金熊奖 最佳影片 野草莓
- 1957 第10届戛纳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 第七封印
- 1957 第10届戛纳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评审团特别奖 第七封印
- 1956 第9届戛纳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 夏夜的微笑
- 1956 第9届戛纳电影节 Best Poetic Humor 夏夜的微笑
- 1953 第14届威尼斯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 (提名) 女人的期待
- 1952 第13届威尼斯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 (提名) 夏日插曲
- 1948 第9届威尼斯电影节 国际奖 国际电影大奖(提名) 黑暗中的音乐
- 1947 第2届戛纳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提名) 开往印度之船
ffffffff16184646741517364d0001
经验值 +